發展歷程
1937年,7名先輩僅憑幾付聽診器、注射器和幾把鉗子、鑷子,靠租借的一處平民住宅,創建了醫院的前身“臨湘縣衛生事務所”,其后六次易名,1992年,臨湘撤縣設市,隨之定現名“臨湘市人民醫院”。

1981年,醫院外科醫師劉康義隨中國水電專家援助斯里蘭卡,歷時兩年半。十年間,醫院參與了流行性出血熱疾病救治、枝柳鐵路修筑、湖南省支援唐山抗震救災醫療隊集訓、赴西藏支邊醫療隊、消滅脊髓灰質炎強化免疫活動等社會公益性服務。

1996年,建院60周年,建筑面積7153平方米、總投資655.2萬元的新門診大樓落成。同年,原湖南省衛生廳授予醫院“二級甲等醫院”,醫院升格為正科級事業單位,自此,我院成為臨湘市唯一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理療于一體的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2003年12月,住院大樓竣工驗收合格,交付使用。同年,“非典”疫情爆發,我院夜以繼日連續戰斗,成功隔離治愈我市唯一一例“非典”疑似病例,內科主任醫師喻達義因抗擊“非典”成績顯著被中共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醫技樓、國家公共安全項目臨湘市傳染病區改擴建工程破土動工。

2018年,我院與長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我市首家緊密型醫共體。隨后,分別與詹橋、聶市、白羊田、長塘、忠防、坦渡、黃蓋、江南衛生院,以及岳陽市強制戒毒所組建“緊密型醫共體”,與五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桃林鎮中心衛生院、桃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訂“醫聯體”協議,讓基層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好看病、看好病。

2018年至今,醫院先后被定點為臨湘市胸痛中心、臨湘市卒中中心、臨湘市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中心、臨湘市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及臨湘市病理診斷中心“六大中心”,并與湘雅醫院、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省中醫院、岳陽市一人民醫院、岳陽市二人民醫院等上級醫院及專家教授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逐步打造臨湘市域醫療中心。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1月15日,醫院第一時間反應,在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統一指揮下,作為定點醫院,承擔起全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任務??挂咂陂g,新冠肺炎確診病人14人,全部治愈出院,無癥狀感染者12人,醫學隔離全部落實到位,出色完成了醫療救治任務,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1年,醫院新門診綜合大樓正式投入使用,并成功入選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二批符合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推薦標準名單,全院奮力向三級醫院邁進,努力創建湖南省創傷聯盟單位、臨湘市腫瘤放療中心、臨湘市遠程影像診斷中心、臨湘市急救中心、臨湘市兒童保健中心,致力于打造區域性醫療中心,真正實現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
